更多新聞資訊
早早的就恭請回來《圣學根之根》這套兒童啟蒙經(jīng)典,又下載了跟讀版的MP3,和所有對中國傳統(tǒng)經(jīng)典特別感興趣的人一樣,有感于自己接觸太晚,想早早的給孩子也灌灌耳音,準備工作做個踏實。真正到了學習的時候,我的收獲還是蠻大的。
圣學根之根的第一部經(jīng)典就是小兒語,有四言,有六言,還有續(xù)四言,續(xù)六言,如果不是親自拿著課本讀誦,就是在這個傳統(tǒng)文化的氛圍里呆了十年的我也分不清,實在是特別的慚愧。往日里還覺得自己接觸了不少的經(jīng)典,今日真的感受到以往確實只是聽說而已,并未深入,也未曾深入,因為這個根從未扎下去,不踏實,也不瓷實。
不管是《小兒語》、《弟子規(guī)》、《三字經(jīng)》、《百家姓》,《千字文》,還是《增廣賢文》、《笠翁對韻》、《幼學瓊林》、《龍文鞭影》、《太上感應篇》、《文昌帝君陰騭文》、或是《中藥藥性歌訣》、《阿難問事佛吉兇經(jīng)》、《佛說十善業(yè)道經(jīng)》等等,這套書涵蓋了儒釋道三家的入門基礎,也是兒童啟蒙的基礎,如果孩子在十歲前能全部讀完,會背、會講、會落實,這個根才算是扎下了,等到他十歲以后上初中了,才有資格學習四書五經(jīng)。
不得不承認,半路出家的我,曾經(jīng)錯過了什么。因為對經(jīng)典不了解,總是抓住什么就學什么,沒有次第,有時候是當時的因緣需要學習某一部或者是某一段,時間久了,也就沒有機會完整學習;有時候只是因為年齡,對啟蒙經(jīng)典的不夠重視,造成今天這個半瓶子晃蕩的局面,特別慚愧。
《小兒語》的學習讓我生出了暫時放下以前所有學習過的經(jīng)典的心思,從第一步開始重新打基礎,本以為會如同正骨一樣劇痛,因為要敲斷已經(jīng)長成但不規(guī)矩的地方重新開始,但因為沾了兒子的光,并未有那么痛苦的經(jīng)歷,面對一個一歲大點的孩子,我除了不斷重復播放MP3給他灌耳音以外,還要拿著書念給他聽,而這兩個都不如我背給他聽有感觸,所以到最后,孩子有沒有受益暫時看不出來,我的收獲特別的大。
他打消了我的無知,因為心里存著給孩子讀經(jīng)的心思,我不但查閱了這些經(jīng)典的出處,關于內(nèi)容也都一一仔細認真的查詢一番,以便做到心里有數(shù)。最大的心思還是放在了背誦上。我估摸著每一部經(jīng)典只要我背誦下來了,孩子一定已經(jīng)背下來了,只是他現(xiàn)在還不會說話,我且把背誦經(jīng)典當成是教他說話的教材,除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這些個稱呼以外,日常的生活中,不管我做什么我都告訴他,這個動作的好處我感觸比較深。
平常我起床做飯他都一直在睡,偶爾一兩次醒來我就帶著他去廚房,一直沒有啥意外。有一次我熬好粥他還沒有醒來,我就去拖地,結果剛脫了兩把就聽見噗通的一聲,孩子哇的就哭起來了,雖然我的床只有三十公分高,但是掉下床也嚇到了孩子,從那以后當他醒著時我要離開的話,我就會告訴他讓他不要動,等著我回來,他確實就不會亂爬,自己躺在那里玩。我那時就知道了,孩子雖然不會說話,但是確實聽得懂話了,我特別做了幾次試驗,要是我不說讓他不要動等著我,他就會往床邊爬,甚至不害怕的往床下爬,這個動作提醒了我,一切言動,都要安詳,十差九錯,只為慌張。
也只有在特別在乎的時候,才會更加用心吧!